中国最先变老的县城:江苏如东
2023-08-17 03:34:31 来源:腾讯网
“我国新生儿人口数量近5年内下滑约40%。”在8月举办的一场科技前沿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长乔杰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表达了担忧。事实上,2022年,中国人口已经呈现出负增长状态。在这场全国性的挑战中,压力最先给到了县城。而在全国1866个县和县级市中,江苏省如东县所经历、遇到的问题,极具代表性。它曾是全国有名的“计划生育红旗县”,如今,它变成了中国最先变老的县城,其老年人比例高达38.91%。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峻,如东县明显感受到了危机。
(资料图)
“在如东,年轻人好像消失了”
如东县比其他很多地方更早遇到了人口问题。1997年,如东县出现人口负增长现象,较全国提前近二十年。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南通市常住人口在过去十年增加了44.3万,而其下辖的如东县常住人口却减少了11.6万。
“在如东,年轻人好像都消失了。”这是江苏如东县岔河镇人刘洋的内心真实感受。如今过年过节回家,他几乎很少看到年轻晚辈。在如东县岔河镇东大街上,几乎很少看到年轻行人。百岁巷内,“百岁老人之家”的门牌散发着岁月洗礼过的气息。2018年,如东县人均预期寿命就达到了82岁,比全国人均预期高出7岁。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友华是如东人,他将如东县人口结构形成的原因总结为三点:人口长寿、人口外流、计划生育政策。在如东县,少子化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县88万常住人口中,0—14岁儿童比重仅占8.33%。
孩子减少的影响,如链条般在社会系统内层层传导。医院产科最先受到冲击,有时候,几天才有一个新生儿诞生。接着是幼儿园。刘洋的表妹在岔河镇幼儿园工作,幼儿园过去能招30人的班级,现在却只有十来个孩子。
60岁后还在工作,不算新鲜事
1998年大学毕业后,刘洋留在了北京,现在他从事着计算机行业的工作。二十年前,他把父母也接到北京,老家的房子便空了下来。老家前后的邻居大多也如此,外出读书、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将老人和孩子带走。一个人的离开,可能意味着一个家庭的流出。刘洋同班五十个同学,大部分在苏州、南京和上海读书、定居。
县城,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显然很低。陈鹏还记得自己去年从苏州科技大学毕业时,如东县返乡招聘会上提供的岗位大多是技术工人,“除了考县城公务员外,想不到还有什么工作”。陈鹏觉得,县城的基础设施不适合年轻人。“如东县城主要的商业中心由城南的两条马路构成,这样的结构近二十年没有发生改变”,四个主要的商场中有两个已经少有人问津。每次放假回家,陈鹏很少约朋友一起出去,“从小到大都是那几家商场,逛两次就腻了,不知道还能去哪里”。
人才的短缺困扰着如东县。前些年,“用工荒”在如东县的政府文件中被反复提及。如今,如东县城周边公路两侧分布着各种各样的工厂,很多工厂将招聘的年龄限制放宽到50—60岁。即便现在,当地的部分产业发展依然缺乏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60岁后还在工作,这在“长寿之乡”如东并不算什么新鲜事。
传统养老面临两难困境
老年人占比将近四成,养老是如东无法避开的难题。由于当年计划生育政策严格落实到位,全县有着大量的独生子女,一对年轻夫妇赡养6—8位老人是司空见惯的情况。如何把独生子女从居家赡养老人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是摆在如东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
多年来,如东县政府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该县建有养老机构35家,总床位八千多张。不过,相对于数量庞大的老年人来说,每100人才拥有2张左右床位,是名副其实的“杯水车薪”。而据了解,在这些养老机构中,多数为非公立养老院,大多收养的是失能老人和半失能老人,但因为康复师、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检查设备配备不全等,部分机构往往只能提供生活照顾、饮食起居等最基本的日常服务。
另一方面,如东县的很多家庭习惯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在当地,子女让老人到机构养老会被认为“不孝”,导致有限的养老床位也少有人问津。这样一来,一对年轻夫妇需要赡养多位老人,还要抚养孩子和工作,不仅经济压力巨大,而且精神压力也非同一般,不少家庭因此苦不堪言。
难以撼动的生育意愿
比中国很多县城幸运的是,如东的经济底子一直不错——连续十几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引进外地劳动力”“提高机械化生产效率”是当下如东政府缓解人才短缺的解决方案。这些年,为了发展,如东县承接江南地区产业转移,吸引多家企业落户如东。由于工厂的招工目标是受过中专以上教育的年轻人,一些在外地打工的人听说后,陆续回到了如东县。
刘洋也感觉到了如东县的些许变化——县城在不断扩建,挖掘机和塔吊正在修建这座城市的新城区。只是,这个县城仍在不断老去。在业内专家看来,当前的生育政策并不能成为阻断老龄化危机的主要力量。在生育政策、社会观念、生育压力等影响下,当地人的婚育观早已改变。多年前,如东县计生委对全县符合生育政策的2.8万多对夫妇进行调查,有生育意愿的仅为11.6%。而在10多年前,按照江苏省的政策,当地就允许女方是农村户口,且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再生育一个孩子。然而,很多当地人并没有选择生二胎。
“生育习惯和生育意愿是政策很难撼动的。”有业内学者表示,在真正的危机到来之前,当地应努力着手通过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措施,吸引本地年轻人和外地优质人才回到和留在如东。(摘编自《看天下》《南风窗》《南通日报》)
关键词:
[责任编辑:xwzkw]
相关阅读
- (2023-08-17)中国最先变老的县城:江苏如东
- (2023-08-17)外星人罗纳尔多评价梅西去美职联
- (2023-08-17)杭州上城区口碑好的养老院有哪些?杭州上城区口碑好的养老院一览表
- (2023-08-17)山西打击非法违法开采矿产资源
- (2023-08-17)动物饲养员是什么专业 动物保育员证怎么考
- (2023-08-17)贵州梵净山:生态优美 风景如画
- (2023-08-17)定西市融媒体中心荣获甘肃媒体融合优秀案例机制创新奖
- (2023-08-17)生态成绩单上新!跟着镜头一起体验绿意中国
- (2023-08-17)2023年8月16日纽约时段外汇期权到期
- (2023-08-17)喜报!武汉大学获全国一等奖!
- (2023-08-17)湘潭捣毁一制售假酒黑窝点,查获假冒“茅台”等100余瓶
- (2023-08-17)单换哈登?美媒曝拉塞尔取关湖人,佩林卡又要闷声干大事
- (2023-08-17)科大讯飞董事长“卡点”减持约4000万股还债
- (2023-08-17)中国1至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 3.8%,预期 3.8%,前值 3.8%
- (2023-08-17)自动启停和自动驻车区别标志 自动启停和自动驻车的区别
- (2023-08-17)葫芦岛公交18路(关于葫芦岛公交18路简述)
- (2023-08-17)游戏党必备! iQOO Neo8 Pro到手价3149元
- (2023-08-17)蕨类植物洞(关于蕨类植物洞简述)
- (2023-08-17)海南航空宠物客舱关爱服务新增至15个出港地
- (2023-08-17)贝斯特获3家机构调研:公司布局包括高精度滚珠/滚柱丝杠副、高精度滚动导轨副等直线滚动功能部件,是在原有智能装备及工装业务的延伸和突破,已具备了相对成熟的条件或优势(附调研问答)
- (2023-08-17)英方操弄BNO问题,我使馆:受蛊惑港人抵英后生计窘迫,备受歧视
- (2023-08-17)深圳大学获批领取嫦娥五号月壤样品
- (2023-08-17)扛不住了?美芯巨头裁员后,芯片降价清库存
- (2023-08-17)别让孩子在暑假成为狭窄的“奔跑族”
- (2023-08-17)依旧华为风格华为Mate9的图片显示黑边迅速收窄
- (2023-08-17)京东云发布vGPU池化方案 降低大模型推理成本
- (2023-08-17)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今年底,中国有望超越日本成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 (2023-08-17)中国铁物:芜湖长茂拟减持不超过2%股份
- (2023-08-17)美国贸易政策转向引发“蝴蝶效应”,全球贸易治理体系呈现新特点
- (2023-08-17)成德眉资四市非缴存地购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