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园区积极示范新技术让干旱土地变成优质高产田地
2023-08-17 16:12:06 来源:科技日报
有了滴灌技术,宁夏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园区的苹果挂满枝头。 本报记者 王迎霞摄
◎本报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马媛媛 实 习 生 李雨函
(相关资料图)
走进种植南太湖特早葡萄的温棚,葡萄藤织起一张密实的网,抬头看不清天色。这竟是一方小小土壤的杰作。
繁茂葡萄扎根的地方,仅长2米、宽1米、高60厘米。在这里,根域限制技术发挥着极大作用。
干旱少雨的气候、盐碱超标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令作物少产、农民头疼的“老大难”问题。但在宁夏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园区,这个问题正一点点被解决。
近年来,宁夏农村科技发展中心以发展节水农业为目标,在宁夏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园区集结多领域的专家,积极示范应用旱作节水技术40余项,并向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推广,让每一滴水都能润泽脚下的田地。
既节省水肥又增产增收
“这项技术叫根域限制,也叫限根栽培,经过专家6年的指导与试验,现在基本成熟了。”宁夏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园区负责葡萄苗木栽培的“土专家”李林贵介绍。
黑色塑料薄膜将葡萄树根限制在固定土地上,极大地节省了土地资源。浇水施肥被限制于此,水和肥的用量也被大大节约,种植成本自然下降。
“这里土不好,我们就从外面找肥力强的好土运进温棚,一样能种出好葡萄。”李林贵说。
葡萄藤沿着葡萄架攀爬,架下的土地便空了出来。专家也不让它闲着,专门种上了羊肚菌,这一种植方式被称为“设施菌菜立体复合栽培”。一个温棚每年的葡萄产量可达1500公斤,羊肚菌产量可达400—800公斤,增产增收效果不言而喻。
“刚开始我们担心葡萄树长不大,不能延伸到棚的另一头,但种到第三年,它就长得很好了。水和肥能节约将近一半,而且结出来的果实品质更好。”正在给葡萄剪枝的李林贵喜不自胜。
走在宁夏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园区,很难不被硕果满枝的苹果种植示范基地吸引。
树上结出苹果离不开水分的滋养,但浇水也要讲究方法。“土壤的下渗度是有限的,如果粗放地把水漫灌到田里,超过了土壤承受能力,水最终就会汇集在地面蒸发,造成水资源浪费。”园区技术指导杨小琴指出。
她让果农在果树底部铺上滴灌水管,水顺着小孔滴出来,均匀渗进土壤,这样就能精准地给果树补水。这种细水长流式的浇灌方式不仅不会破坏土壤结构,而且不会产生地面径流,土壤内部的水、肥、气、热可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良好状况。
“以前一亩地用水280立方米,使用滴灌技术后,用水量能省一半。”杨小琴说,干旱地区因此“受益匪浅”,现在苹果亩产可达6000公斤,翻了一倍,品质更是上了一个台阶。
据统计,该园区80多个品种因旱作节水技术获益,包括粮食、饲草、瓜菜等作物,如玉米、南瓜、苜蓿、甘薯、西瓜、红葱、土豆等。
科技园区有“科技基因”
利用高效节水技术为农业“补水”,宁夏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园区的秘笈只有两个字——科技。
2011年,在宁夏科学技术厅牵头规划建设下,这家集技术开发、集成示范、科技合作及技术培训功能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园区正式落成,占地共815亩。
科技园区自然有“科技基因”。比如应用广泛的滴灌技术,除了能让农田浇灌“多快好省”,还能让农民省心省力。应用以往的大水漫灌方式时,必须有人不停查看地里的情况,而现在水量和流速都被设定好,只需要打开滴灌装置,农民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园区建设“加速跑”,科技项目是抓手。
“通过实施宁夏特色瓜菜水肥项目,我们让西瓜成功增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梁志超说。2019年,该校朱德兰教授团队来到宁夏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园区,经过4年的努力,已经在贝贝南瓜和西瓜种植技术方面取得佳绩。
武汉大学与宁夏大学联合攻关的“宁夏旱区智慧节水技术”项目入驻园区3年来,经过科研团队不断研发,已初步完成各项攻关任务,即将在全区开始推广。
“这个系统可以让农户用很低的成本完成逐块农田作物的旱程检测。”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智慧水利系主任史良胜说,“我们还开发了一整套智能解译技术,让农户在云端就能完成所有数据的解译和分析。”
借力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这样的项目似雨后春笋般纷纷涌出。
宁夏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园区紧紧围绕中部干旱带节水和南部山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科技需求,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吸引200多名区内外专家入驻园区开展科研活动。
“我们共实施国家和自治区各类科技项目40多项,筛选出适宜中部干旱地区种植的各种作物,应用多项区内外先进旱作节水技术,使水肥节约30%以上,作物产量增加20%以上。”宁夏农村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周小平称。
更多成果将“出园入户”
科技成果只有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才能真正发挥价值。
经过两年多的试验,如今,不仅是李林贵负责的葡萄树长势喜人,在同心县下马关镇的南安村、河西镇的旱天岭村、王团镇的圆枣村,甚至吴忠市红寺堡区、中卫市中宁县,葡萄根域限制高效栽培技术都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该项技术帮助这些地方解决了由于土壤盐碱问题突出、地下水位过高导致的土地撂荒、收益不高等问题,将盐碱地变成了优质高产的鲜食葡萄种植园。”杨小琴说。
推动科技成果“出园入户”,支撑服务中部干旱带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这是农业科技工作者不变的初心。
宁夏农村科技发展中心党支部以宁夏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强化科技服务、需求凝练、成果对接和观摩培训“四位一体”,以多种形式促进园区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转化应用。
目前,园区“农林复合高值高效种植技术”“设施菌菜立体复合栽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高效种植”等一批科技成果已走出园区,在农业生产一线开枝散叶。
为切实推广先进适宜农业旱作节水科技成果,7月25日,宁夏农村科技发展中心联合同心县科技局、王团镇人民政府在宁夏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园区举办了第三届旱塬瓜菜节暨县域科技成果推介对接活动。
活动集中展示了园区培育的西瓜、茄子、青椒、玉女果等农产品以及“设施蔬菜与羊肚菌轮作栽培”等7项科技成果。6名专家围绕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对新型经营主体、科技致富带头人、村民开展了专题培训。
旱塬瓜菜节举办了三届,向同心县及周边县区、乡镇推广旱作节水科技成果近20项,示范推广面积近1万亩,生动践行了宁夏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园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农民家”的建设初衷。
“都说要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周小平表示,充分发挥园区科技专家和成果集聚优势,针对引进科技成果的单位和企业提供全链条、常态化服务,将是园区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王迎霞 马媛媛 实 习 生)
关键词:
[责任编辑:xwzkw]
相关阅读
- (2023-08-17)宁夏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园区积极示范新技术让干旱土地变成优质高产田地
- (2023-08-17)小城青花瓷韵长(解码·县级博物馆)
- (2023-08-17)吃亏是福的名言警句(吃亏是福的名言)
- (2023-08-17)MaxCompute发布按量付费闲时版,计算成本最高节省66.66%
- (2023-08-17)两个女孩22年后在同一个地方留影,真是女大十八变,变成长腿姑娘
- (2023-08-17)生活成本高“逼走”精英,硅谷AI人才正被多伦多吸走?
- (2023-08-17)记者:快船仍然是哈登的首选目的地
- (2023-08-17)四川遂宁可提供东菱咖啡机维修服务地址在哪
- (2023-08-17)ps中如何绘制一个弧形等腰三角形 ps怎么画有弧度的三角形
- (2023-08-17)福利加码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花式助力暑期消费
- (2023-08-17)趣店预制菜公司由10万增资至1亿
- (2023-08-17)昆仑万维(300418):8月16日北向资金减持339.57万股
- (2023-08-17)鹏华基金黄奕松:探索“消费+制造”的投资机遇
- (2023-08-17)网传天津宁河3名城管被捅 官方:确有此事
- (2023-08-17)《汉字爆梗大王》高考季通关攻略
- (2023-08-17)2022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答案及解析-单选题15
- (2023-08-17)台风"兰恩"一日两度登陆日本 鸟取县暴雨成灾
- (2023-08-17)北京房山1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面通水
- (2023-08-17)中金公司:城中村改造未来每年能带来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约1500-2000亿元
- (2023-08-17)降温产品 热销市场
- (2023-08-17)皖南医学院成教院档案袋里有什么 皖南医学院成教院
- (2023-08-17)男子接完电话卡里多出14万?民警:当心诈骗
- (2023-08-17)第二大州准备继续公投,美国反应为何如此强烈?
- (2023-08-17)今日申购:泰凌微
- (2023-08-17)意大利男装品牌排行榜 意大利男装品牌
- (2023-08-17)中乌天然气管道公司排故障查隐患保平稳运行
- (2023-08-17)微光股份(002801.SZ):全力推进泰国工厂建设 减少国际关系对公司出口业务的影响
- (2023-08-17)蔚蓝海(关于蔚蓝海简述)
- (2023-08-17)GMCC美芝"轻商赛道"砥砺前行
- (2023-08-17)高德地图怎么添加店铺位置-添加店铺位置方法)[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