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进入“消耗战“,硬脱钩已经开始,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在何处?
2023-08-25 18:23:44 来源:关权教授
文章共约2200字,预计需要7分钟左右,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中美之间经济的博弈未来会有什么发展?可能大多数人目前最关心的还是这个问题。中美两国的经济体量实在太大了,任何一方在这场博弈中落了下风,可能都会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不小的影响。
(相关资料图)
这一次美国高层雷蒙多访华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中美关系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同时表示美国并不想与中国“脱钩”,可是现实情况真的是这样的么?从一些可查明的数据和一些媒体的报道,中国和美国其实已经开始“硬脱钩”了,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会是什么样的呢?
中美开始“硬脱钩”了
美国内部一直存在着对华强硬派,口口声声地要和中国“脱钩”,但总有一些美国高层表示“脱钩”是不明智的选择。
但现实其实很残酷,明面上的“脱钩”虽然没有发生,可是根据一些数据,中美两国已经是“硬脱钩”的状态了。
就目前中美博弈之间涉及的几个比较关键的领域所给出的数据来看,“脱钩”就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美国目前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已经不是中国了,一系列的贸易限制政策的颁布,正在减少中国商品出口美国的份额。
中国同时也在持续减持美国国债,而且是一点不留情面。
如果说这些现象并不能很好地说明中美“硬脱钩”,那以下方面就表现得很明显了。
在高科技领域,美国不遗余力的打压中国买家,在一些薄弱的领域,美国就开始限制中国的投资进入市场;
中国在自己领先的领域开始搞出口管制,在芯片等弱项上,国家大力扶持、投资,搞起了“产业升级”。
美国用尽一切手段试图做空人民币,想一击击垮中国的经济体系。‘’
中国则一直稳定中国经济,不让一些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发展。
以上这些事情都表明,虽然嘴上都在说“脱钩”是不好的,是不符合未来发展的,但实际上“脱钩”已经发生了。
现在的美国为什么一直表示“脱钩”是不行的呢?
主要还是因为美国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完全媲美中国的全体系供应链,一旦有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作为“备胎”,我觉得正式地“脱钩”就不会远了。
从中国目前在各种国际组织中都在积极地推动着贸易多极化也能看出,中国希望能够重新建立一个平台来对抗现在这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贸易平台。
所以,现在中美两国表面上还是和和气气的说着要维持稳定的关系,其实都在蓄势,等待合适的时机给对方“致命一击”。
中美两国面临的经济现状
不得不说,现在的美国正在强迫中国与自己发生“新冷战”,只是中国不应对而已。
拜登毕竟是经历过美苏冷战时期的人,所有针对中国的政策都是想置中国于死地。
但令美国失望的是,拜登的这些手段产生的影响并不明显,甚至反而让中国利用自身优势对冲了不少风险。
客观来说,中国的经济潜力还是十分可观的,俄乌冲突发生之后,俄罗斯要不是有中国保持中立的支持,经济体系可能早就被美国摧毁了。
美国用在中国身上的手段,如果换一个国家估计早就沦为美国经济的“补给包”了。
但如果你会因为中国经济在经历了这么多打压下还没倒下就有点过于乐观了,中国国内的经济其实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首先,我国手里的美元明显就没有其他国家的值钱。
这一系列的打压、限制措施的实行,让我国很难用手中的美元买到有利于发展的商品,即使能买到也非常地困难。
鸡肋的美元不能抛,但能用到的地方也很有限,相当于美国已经对中国违约了。
美国本身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限制了中国,美国也不能够利用中国的商品来控制通胀水平。
这就等于美国牺牲了本国的通胀率,换取了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打击。
现在美国等待的就是,中国手里的美元价值越来越低,等到合适的时机收割中国整个的金融体系。
中国目前是采取什么办法应对美国的打压呢?
其实就是硬抗,美国希望通过进出口的限制来逼中国加杠杆,可是中国选择不接招,利用自身庞大的经济体系硬生生的把杠杆稳住。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消耗战”,说实话现在国内经济正处在一个通缩的环境下,一旦出口贸易方面顶不住压力的,国家必然会放水,如果放水开始,那通胀就必然会到来。
如果出口的形势长期如此,通胀必然会到来,只是现在国家正在努力让这个结果晚点到来罢了。
我国现在正在努力的稳定内需,刺激消费,为的就是让经济能够在平稳中缓慢复苏。
如果通胀到来,再想要控制物价,那就一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想想现在的美国,美联储的加息,已经将全世界的经济系统看成自己的“血袋”了。
中国经济的出路在哪?
进出口方面的萎靡、稳定内需、收入水平减低,这些都是目前中国所面对的情况。
如果持续下去,中国的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必然会遭受到重大的打击。
中国目前正在国际市场上努力寻找合作伙伴,扩大海外市场的需求,来缓解进出口方面的压力。
但这条路走起来必定十分艰难,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已经苦美国加息久矣,自己国家的外汇储备都被美国“吸干”了,还有多少“闲钱”买东西呢?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大规模的经济活动都被遏制,加上出口收入的负增长,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中国不得不得自己给自己加杠杆。
现如今,还没到最严重的中国经济最糟糕的情况,居民家庭的储蓄还在上涨,甚至很多家庭还在提前还贷。
但如果时间一长,居民家庭的收入涨幅跑不过通胀,那只能由国家放水了。
现在中国拼命的稳住杠杆的目的就是为了之后能够加杠杆。
从个人角度来看,未来通胀一定会到来,只是到来的这个时间是快还是慢。
美国现在加息,就是为了将通胀的压力分散到别的国家,保证自己国家的经济稳定。
中国由消费拉动内需的方向是对,但必须要找到产能和货币之间的平衡点,同时也要明白要想刺激消费,首先要让百姓有钱。
中美之间的博弈其实已经在无声无息中开始,这不仅仅是两个国家的事情,也关乎我们老百姓自己的财富。
对于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讨论!
坚持原创不易,记得点赞关注,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关键词:
[责任编辑:xwzkw]
相关阅读
- (2023-08-25)中美进入“消耗战“,硬脱钩已经开始,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在何处?
- (2023-08-25)首届“重庆干杯节”启动会举行!200家消费品牌、10000家终端门店联手创新消费场景
- (2023-08-25)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服务工作全面转向冲刺赛时志愿服务阶段
- (2023-08-25)金缮工艺师 金缮工艺师,化“伤痕”为艺术
- (2023-08-25)今日亚克力发光字套什么定额(北京做亚克力发光字一平米多少钱)
- (2023-08-25)期货公司观点汇总一张图:8月23日农产品(棉花、豆粕、白糖、玉米、鸡蛋、生猪等)
- (2023-08-25)竞购逐渐白热化!克利夫兰克里夫(CLF.US)要求美国钢铁(X.US)公布所有收购要约
- (2023-08-25)货车与电瓶车相撞女子卷入车底 消防到场紧急救援
- (2023-08-25)《王者荣耀》与Hello Kitty联动 8月22日上线
- (2023-08-25)中国铁路官方升级12306旅客信息服务功能
- (2023-08-25)苹果发布新专利 自动识别穿搭配色
- (2023-08-25)康盈半导体发布C端存储新品 10月将完成存储测试厂建设
- (2023-08-25)戴尔发布两款移动工作站:i7-13700H + RTX A1000/A3000
- (2023-08-25)美法院裁定AI艺术品不受保护
- (2023-08-25)漫步者半年业绩暴增:11.89亿营收 1.74亿净利润
- (2023-08-25)479元,国产23.8寸IPS显示器迎来新爆款
- (2023-08-25)美国白宫办公厅前主任梅多斯在佐治亚州自首
- (2023-08-25)纳芯微上半年实现营收7.24亿元 汽车电子业务稳定增长
- (2023-08-25)诚志股份08月24日被深股通减持16.22万股
- (2023-08-25)廊坊银行:取消发行“23廊坊银行CD385”
- (2023-08-25)杭州亚运会蓄势待发 将创下三个“之最”
- (2023-08-25)你最珍贵歌词(你最珍贵歌词是什么)
- (2023-08-25)脑机接口让失语者以意念准确“发声”
- (2023-08-25)列车把三甲医院医生拉到了家门口!
- (2023-08-25)为高级军士绘好“成长路线图”
- (2023-08-25)硅片价格持续上涨 光伏产业链迎来价格拐点?
- (2023-08-25)兰州市中小学生8月28日开学 收费标准看这里!
- (2023-08-25)亚冠解签:三镇进死亡之组 泰山能否出线存变数
- (2023-08-25)没人用还占空间 微软Win11系统将允许卸载更多内置软件
- (2023-08-25)高盛:维持冠君产业信托(02778)“沽售”评级 目标价降至2.7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