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持续加强博物馆建设(国际视点)
2023-08-14 07:07:12 来源:人民网
博物馆是保护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是传播文化、促进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家更加重视博物馆建设,不断创新和改善展览策划、观展模式等,并举办各类教育活动,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西班牙――
用数字化转型服务民众
(资料图片)
被称为西班牙马德里“艺术金三角”之一的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画作,特别是西班牙现代艺术风格向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转变时期的代表作。走进博物馆,几乎每个展厅都设置了投影和放映装置,一些影片讲述了展厅画作背后的历史故事或创作背景,一些是对艺术家的访谈,帮助参观者更加深刻地了解创作过程。目前,博物馆已拍摄、制作了超过1500个视频、音频等节目,同时还经常组织观影活动,让艺术走近更多民众。
西班牙是欧洲最活跃的艺术中心之一。在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西班牙的博物馆积极推进藏品展示和观展模式数字化,加强艺术研究与教育,用更直观生动的方式让更多人学习和理解不同艺术流派的作品。
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西班牙7家博物馆和基金会联合推动了一项数字化研究,一方面收集来自全球知名博物馆的数字化案例,另一方面与企业家、研究者等共同探讨适合本地博物馆的数字转型方案。许多博物馆都表示要增加数字服务,丰富在社交平台上投放的信息量,增强与观众的互动。凯克萨银行基金会文化与科学公司总监伊格纳西・米罗表示,为适应新的观展文化和社会环境,人才培训至关重要。“数字化转型不仅要重视技术,更要关注其构建的故事,在人与博物馆、人与人之间建立倾听和连接的关系。”
“我们要更清楚地认识到,博物馆是由人设计、为人服务的。”相关行业从业者阿维里奥・阿赛维多强调,数字化发展给博物馆行业展示了如何让广大民众以更深入、全过程、多样化的方式认识历史和艺术。“‘数字访客’期待的不只是在数字环境中单向认识博物馆的藏品,更重要的是与其他参与者建立联系、增进交流,共同分享对艺术的兴趣和感悟。”
意大利――
古典美学与工业美学相融合
意大利蒙特马尔蒂尼中心博物馆位于首都罗马南郊台伯河畔的工业区内,是一家具有“摩登时代”风格的特色博物馆。展厅内一排古罗马神话雕像背后,是一台1931年生产的巨型柴油发动机,机身油渍依然清晰可见;在旁边展厅,巨幅马赛克镶嵌画上方是天然气管线。
蒙特马尔蒂尼中心博物馆建筑主体的前身是罗马第一座市政发电厂的车间,已有100多年历史,曾长期为罗马大部分地区提供电力。上世纪60年代发电厂退役后,厂房被空置。直到1997年,罗马考古遗产特别监管局在车间内举行了一次名为“机械与众神”的大型展览,受到公众关注与欢迎。据蒙特马尔蒂尼中心博物馆工作人员塞莲娜・古里耶米介绍,由于一些博物馆展览空间不足,此前罗马的许多珍贵文物只能长期存放在库房,但随着1997年的这次展览大获成功,文物管理人员看到了将车间改造为博物馆的潜力。2005年,发电厂被改造为市属公立博物馆。古里耶米表示,它让更多文物有了栖身之所,也保留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蒙特马尔蒂尼中心博物馆由4个展厅组成,展区面积约3000平方米,在改造中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结构。目前展厅内的文物大多是近100多年来新发掘的古罗马建筑内饰,展品还在不断扩充中。博物馆努力创造适宜的参观环境。馆内有很多无障碍通道,方便残障人士通行,互动展区的展品复制品和盲文等帮助视障人士更好地了解文物背景。博物馆网站提供虚拟游览方式,各类展品的高清图像和介绍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博物馆还定期举行“博物馆之夜”活动,邀请音乐家和歌手表演,激发广大年轻人对艺术的兴趣。
在文物古迹遍布的罗马,蒙特马尔蒂尼中心博物馆是一家相对年轻的博物馆,也是市政管理部门的最新尝试。博物馆考古负责人纳迪娅・阿尼奥利表示,在这里,古典美学与工业美学完美融合,体现了罗马将古老与现代融为一体的魅力。她表示,博物馆正在进行规划,拟将发电厂其他区域也改造为文化场所,未来将探索更多样的活动和展览形式。
乌干达――
让博物馆成为民族文化课堂
在乌干达国家博物馆,音乐爱好者萨拉站在一处展柜前,仔细观看琳琅满目的古老乐器,阅读有关乌干达古代音乐发展的介绍,并即兴弹奏起供参观者体验的乐器。这里是乌干达国家博物馆的音乐画廊。萨拉最喜欢周末来这里感受传统音乐氛围,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用各种民族乐器演奏。
位于首都坎帕拉的乌干达国家博物馆建于1908年,是整个东非地区最早建成的博物馆之一。馆内不仅收藏有古生物化石、古人类头盖骨化石等,还有乐器、服饰、狩猎工具、交通工具等生产生活展品,反映了乌干达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演变。
“在现代思维与传统艺术的碰撞与融合下,博物馆可以化身为‘活’的文化宝库。”博物馆负责人露西告诉记者,除了永久性展览,博物馆还提供包括示范课、外展计划和讲习班等在内的各类免费项目,旨在更好服务大众,吸引人们参与文化活动,激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例如,博物馆安排了多种主题课程,组织学生参观,并提供丰富的入门讲座。她特别介绍:“研究人员、在校学生和普通游客也可以申请使用部分馆藏物品,如标本和馆藏乐器等,以拉近博物馆与民众的距离。”
记者注意到,博物馆大楼背后的文化村同样深受游客喜爱。走进文化村,巴图罗屋、文代郎房屋、希玛房屋等不同风格的风俗小屋散布其间,展示了乌干达各地的不同建筑和传统生活方式。文化村还经常吸引许多中小学校来此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们可以沉浸式体验乌干达土著风情,从中丰富历史认知、汲取传统文化养分。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4日 15 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关键词:
[责任编辑:xwzkw]
相关阅读
- (2023-08-14)多国持续加强博物馆建设(国际视点)
- (2023-08-14)欧洲旅游攻略大全(欧洲旅游攻略)
- (2023-08-14)房屋朝向以什么为准(房屋朝向是按照什么看)
- (2023-08-14)“就”在泰安 “职”享未来 泰安市举办首届职业指导师职业技能竞赛
- (2023-08-14)挂机空调怎么清洗图解说明(挂机空调怎么清洗图解)
- (2023-08-14)莱利在韦德入选名人堂之前畅谈:“每次见面我们都会热烈相拥”
- (2023-08-14)如东县公安局搭建警企联动“连心桥” 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 (2023-08-14)大学生就业数据岂容作假
- (2023-08-14)金边路下穿仙岳路隧道围护结构基本完成 计划明年竣工
- (2023-08-14)生日会+团课大礼包!武昌积玉桥街道“暖蜂驿站”为新就业群体“充电续航”
- (2023-08-14)持有船队规模达2.492亿总吨,中国首次取代希腊成世界最大船东国
- (2023-08-14)造车是门好生意 越南新势力最早下周可上市:估值230亿美元
- (2023-08-14)上证报:信贷“小月超小”待破局
- (2023-08-14)极端天气对粮食市场影响有限
- (2023-08-14)无证上岗、违规激励…… 年内超20家银行代销基金“踩红线”
- (2023-08-14)加州理工学院起诉苹果博通无线专利侵权可能达成和解
- (2023-08-14)安徽省财政下达资金2770万元支持防汛救灾
- (2023-08-14)理想汽车推出魔毯空气悬架2.0:新增运动魔毯模式
- (2023-08-14)曝《数码方块地球防卫军2》先导预告 2023年9月21日试玩
- (2023-08-14)孟加拉国登革热病例数激增 世卫呼吁快速采取行动
- (2023-08-14)网易游戏《永劫无间》更新:玉玲珑上线,新英雄也来了
- (2023-08-14)大学生就业数据岂容作假
- (2023-08-14)美媒:犯罪率居高不下,美国旧金山数百政府雇员被告知在家办公
- (2023-08-14)暑假旅游市场回暖 酒店房源“紧俏”
- (2023-08-14)新华全媒+|永定河泛区正在缓慢退水
- (2023-08-14)人居环境整治共建宜居社区
- (2023-08-14)加快信用建设更好服务小微
- (2023-08-14)沈阳综保区近海园区:首个保税加工制造项目试投产
- (2023-08-14)台风“卡努”携较强风雨影响东北 长江沿线一带高温频繁
- (2023-08-14)严查考勤?亚马逊要求员工每周至少3天线下办公!多家公司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