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核心理念与实践创新理论初探
2023-08-23 07:09:22 来源:华声在线
杨蕙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一级生态关系;实践创新突出体现在生态议题研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总体性推进,它要求超越单一生态领域探索和环境问题治理,把提升生态质量和增进国民福祉作为推动改革与发展的最终驱动力,推进社会生产生活及其制度体系的深刻绿色革新,逐步实现人民大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全面发展潜能。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命共同体的现实建构
(资料图片)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和道德伦理,其所蕴涵的追求人与自然共同福祉和生命解放的环境政治理念,表达了一种着眼于社会生态的客观现实对当代经济政治关系进行深刻重构的实践要求,它在实践层面强调的是一个共同性和总体化的绿色变革主张,以及人类自我规范和文明模式的生态转型设想,从而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生态关系。正如人类命运共同体试图通过社会协调为人类成员谋求幸福一样,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也要求通过世界万物之间的协调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创造现实条件。当今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内在地包含了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的双重剥削性,即表现为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的社会不可持续性危机、资源紧缺与环境污染的生态不可持续性困境,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积累了中国建设发展的样本,提供了一整套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面临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安全文明等危机的经验和方式,为世界诸多国家的未来展示了美好发展前景。
在我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开启新征程之路的新阶段,面临着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建设的现实问题,如何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对于生态自然环境有效保护与治理,是我们务必面对的严肃课题,需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人文关怀的理念,从发展模式上确立生态自然环境友好、低碳绿色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从健康中国的高度来促进生态发展。同时,我们还需要对国内存在的自然和社会的矛盾采取现实主义态度,在经济转型发展新时期以及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大环境下,充分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成果以及生态化建设的经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中对于生态环境破坏的惨痛教训,结合中国特色国情探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绿色发展道路,制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方针和生态文明创新发展的实施方略,实现“到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战略目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是基于通过反思性总结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理念,批判性超越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并以此建构新的具有生态关怀的社会制度体系和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战略思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转型促进了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人类文明的协同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生态环境议题逐步纳入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日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意味着生态系统中各物质存在的对立统一和生命要素的多样涌现,以及由此呈现出的相互联系和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通过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绿色变革来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需求提供更加安全的自然环境,满足人民更为真实的绿色生态环境和优美的低碳环境需要。这也意味着它并不绝对排斥广义上的现代化或经济社会发展,而是将这一现代化发展建立在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总体稳定和持续再生这一基本前提之上,并以服务于人民大众的多样化的合理需求为基本目标。同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在重点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要针对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考量与吸纳之外,其另一关键性内涵在于它依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政治性质与制度前提,从而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社会系统结构的总体改革与社会公平正义的人民立场。
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涵盖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绿色转型方式,包括实施生态保护修复以及环境污染治理,提升生态体系的多样性与稳定性、持续性与发展性等。对此,我们需要遵循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和规律性,在思考文明发展方向和经济社会体制的改革中,加强经济生产与社会生活的生态化调整,推进社会公民与市场主体观念意识的深刻变革,建构公民自觉认同与积极执行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做到环境保护基础坚实,环境治理措施强硬,为建设健康中国、美丽中国提供行动和实践的方式指南。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创新:共同性和总体化、批判性与规范性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坚持国内社会结构整体性生态转型与国际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相结合,另一方面坚持对资本逻辑和发展主义的批判建构与社会主义建设创新探索相结合,实质性提高我国生态自然保护水平和环境污染的治理能力,以及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合作的突破性进展,它包含了共同性与总体性、批判性与规范性两大内涵。
共同性和总体化建构路径的实践创新。首先体现为环境治理的系统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的治理原则,全面把握和统筹规划区域改革发展、政策制定、资源整合,协调创新生态文明发展。其次体现为社会改革的结构性。制度完善及治理体系发展决定了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因而必须以经济政治与社会文化建设的生态化调整来实现,必须重新审视和全面协调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将生态文明建设更为契合地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体系的各结构性环节中推进发展。再次体现为生态参与的全面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自主性选择,更是在党和政府与企业公众多主体间的良好互动中生成的生态环境共治合力与绿色实践体系。
批判性与规范性变革取向的实践创新。首先体现为环境保护的优先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在于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该通过建立清洁环保、节能高效的社会生产方式与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实现中国梦,逐步实现人民大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其次体现为对资本逻辑的超越性。它必须自觉地追求一种具有资本主义历史替代性质的总体性的社会生态转型,而非停留于类似西方发达国家生态现代化战略下的经济技术创新与行政管理方式升级,这也意味着对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的深刻变革将有可能成为引导人类文明走向社会主义的一个现实契机。再次体现为文明发展的创新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文明的一种绿色创新,是为了人民美好生活也依靠人民自觉行动的社会化生态实践,它内在包含着生态稳定美丽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双重考量。对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始终保持一种高度的批判意识与理论自觉。
笔者认为,目前我们需要明确,正在深入推进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我们对于当下面临的自然破坏与生态平衡问题做出的理性选择和政策应对,更是在反思人类文明发展及其危机基础上对我国当下文明发展路径和社会制度体系的整体性的绿色变革。全国上下都应该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以务实可行有效的举措,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战略目标努力奋进。
(作者单位:湖南省水资源中心 )
关键词:
[责任编辑:xwzkw]
相关阅读
- (2023-08-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核心理念与实践创新理论初探
- (2023-08-23)中铝国际:上半年净亏损约8.31亿元 同比转亏
- (2023-08-23)又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方案 股价连续大跌后联影医疗紧急出手
- (2023-08-23)学霸就是学霸!雷军用两年修完四年学分,年轻人可以学起来了
- (2023-08-23)陕西延安新泰煤矿事故致11人死亡
- (2023-08-23)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将访华
- (2023-08-23)浪漫过七夕!动画电影《王牌二哈》曝光新海报
- (2023-08-23)摩恩电气:融屏信息拟被动减持公司不超6%股份
- (2023-08-23)极氪CEO安聪慧:极氪不做混动,2025年拟实现65万辆销量
- (2023-08-23)国网闽侯供电:检修不停电 用户“零感知”
- (2023-08-23)家庭安全用电 得力1.8米插排大促:13.5元到手
- (2023-08-23)中国好声音母公司星空华文股价跳水跌超14%,3天累跌55%
- (2023-08-23)台船公司得标8.6亿元“浮坞新建案” 预估2026年完工
- (2023-08-23)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建筑运营
- (2023-08-23)香港美食博览等展览揽客近48万人次 人均消费同比增逾8%
- (2023-08-23)中牟县狼城岗镇召开防范未成年人溺水工作推进会
- (2023-08-23)男子手写3层楼高书法长卷 七夕送异地女友 网友:这不比玫瑰浪漫
- (2023-08-23)解读丨宽信用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 (2023-08-23)快电挥动降价镰刀,“割伤”了自己?
- (2023-08-23)摩恩电气:融屏信息拟被动减持不超过6%股份
- (2023-08-23)平安证券:预计啤酒行业全年有望维持高景气
- (2023-08-23)南宁百货:控股股东1000万股竞拍已付清拍卖成交余款
- (2023-08-23)微信支付打通韩国!可直接扫Zero Pay二维码支付:覆盖全国
- (2023-08-23)东信和平(002017.SZ):上半年净利增128.23%至6652.65万元
- (2023-08-23)郑商所:近期纯碱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提醒投资者理性参与
- (2023-08-23)海关总署:即日起暂停台湾地区芒果输入大陆
- (2023-08-23)世联行2023上半年营收19.3亿 归母净利润增8.97%至2900万
- (2023-08-23)积极捕捉股债机遇 华商利欣回报债券基金发售
- (2023-08-23)潼南:亲子公益观影 共筑反诈防线
- (2023-08-23)特斯拉5月数据泄露事件影响7.5万人:包括员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