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反对“文科无用论”? 全球观点
2023-06-26 13:06:31 来源:冰川思想库
有一个著作权来源于我认识的朋友的段子:孩子高考填报志愿是否可以选新闻传播?我的意见是,这主要看孩子是否是亲生的……亲生的就不要填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话很俏皮,似乎也很有道理,但是误区也很大。
现在提起这个段子,是因为新闻传播这个专业又被嘲笑了。网红考研名师张雪峰说:“985教传播的教授,粉丝还不如我。”所以,他不但建议大家不要考新闻传播,甚至不要考文科。
我认为这话很不负责任。很多地方高中就文理分科了,那些文科生不考文科考什么?
一
以我当年为例。高中物理、化学根本学不会,数学也始终无法考及格。还好我及时明白这一点,把精力放在其他科目上,总算考上一个大学——理工科大学的文科,但谢天谢地也算是个大学。
有一个校园,可以让你再待四年。有图书馆,如果你想看书的话,肯定够你看的。别的其实不太重要了。
每年高考过后,讨论如何填志愿都会成为热点话题。新闻传播这样的专业被嘲笑,但是很能赚钱的医学,也有很多人反对,尤其是很多医生,千方百计阻止自家孩子学医,理由是虽然工作稳定,但实在太辛苦了。
我爸是教师。读高中的时候,我特别不想“长大后成了你”,所以坚决拒绝报考师范院校。那时谁又能想到,现在考教师编仅次于公考,千万人挤破头呢。
这就是填报志愿的第一个误区:上一代人因为自己职业不成功或者生活不如意,不想让孩子重复自己的道路。
第二个误区,则是琢磨哪一个好专业将来更能就业,包括网红教师张雪峰,也是这个思路。
以新闻传播为例。教传播学的老师,其实很多并不怎么懂传播学,他们大部分都不玩社交媒体,也很少注册微信账号,他们粉丝没有张雪峰多,但是这并不丢人,因为他们主要也不是研究社交媒体,不需要玩自媒体挣钱。
这个行业确实黯淡。有人担心四川大学那个传播学女生那么坏,将来要进报社会不会损害公共利益,他们根本不知道以报社为代表的新闻机构,处在衰退的过程中,不断减少用人规模。川大女生很懂传播,但是她的理想应该是腾讯——即便是腾讯,也存在裁员可能。
但是这是不是反对年轻人学新闻的理由呢?我的看法是,任何时代都需要新闻,也需要人做新闻,只是工作形态会不同。如果有人立志做新闻,报考新闻专业就是值得鼓励的事。至于将来找不找得到工作,并不是考虑的重点。
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报业还处在上升期,现在已经日薄西山。一个行业的黄金期或许就只有十年左右。那些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乃至法律的,其实面临的也是同样的问题。
我如果告诉你中国律师基本饱和,现在很多年轻律师接不到案子,收入也不高,你也不要太震惊。
进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尤其是这两年人工智能又飞速发展,让“行业黄金期”的时间可能大大缩短。一个学设计的,过去可以到报社做美编,很快报社就不需要美编了。如果他有创意能力,可以做海报或者平面设计,刚转型成功又遇到危机——现在AI轻松能够取代他的工作。
这样的局面让很多家长惶恐。实际上,和文科相关的行业,越是过去偏向“实务”或“实践”的,就越容易受青睐,而文学、哲学、历史这些基础学科,孩子不幸被调剂过去,家长往往垂头丧气,现在局面反转了:我可以肯定,那些过去看上去更“有用的”,AI时代被淘汰的概率也就越大。
文史哲没人想淘汰你,因为这些本来就没用,那些科技狂人不会打你的主意。
二
正经一点说,那些基础的文科专业,不管是文史哲还是人类学、民族学,只要感兴趣都可以去读。有很多有意思的书值得你去看,如果爱阅读,读大学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慌乱,也不会那么绝望——书里找点意义还是不难的。
从就业的角度,那些“实务型”的文科专业,所教的东西看起来时髦,实际上已经被社会淘汰了,进入社会也得重新学;如果你读文科基础专业,将来想干新闻什么的也完全可以,你没落下什么。
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我真正主张的其实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填报专业,而不是看“就业潜力”。大学生其实不知道自己要从事什么工作,2001年读大学的时候,打死我都不知道有一天我会做“自媒体”,那时根本没用自媒体。
更悲哀的当然是,很多人其实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漫长的应试教育,让我们变得麻木。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兴趣就是“听音乐、旅游”,其实这只是一种放松方式而已。
真正震动我让我思考职业问题的,是我工作之后好几年,有一次去丽江见朋友,他真诚而认真地说:“我们必须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安身立命,这个词看上去很空洞很高远,但它确实说到了本质:人的工作,除了挣钱和兴趣,还应该包括“让你成为你”的那种本质性的追求。
你有使命感,愿意为之付出一生,这样你不管45岁被裁员或者延迟退休到65,都无所谓,因为你还是愿意做这项“事业”。
这就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志业”,他那本经典的《学术与政治》,是两篇演讲,“以学术为志业”和“以政治为志业”,其实很适合高三毕业生阅读。
这个“安身立命”的东西不容易找到,如果它还没来,那就默默等待。高考志愿其实既不能决定你的职业,也不能决定你的收入,更决定不了你的人生。
在那个“安身立命”的东西到来时,做好准备,抓住它。接下来,你会开启踏实的一生。你可能富有,也可能贫困,但是你的内心不会慌乱。
关键词:
[责任编辑:xwzkw]
相关阅读
- (2023-06-26)为什么要反对“文科无用论”? 全球观点
- (2023-06-26)好消息!今年仲恺预计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约9000个
- (2023-06-26)【焦点热闻】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是不是野鸡大学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是几本
- (2023-06-26)天天快报!密集调控下,上海楼市hold的住吗?
- (2023-06-26)向群众报告 | 寸滩派出所开展警民恳谈会-天天快播报
- (2023-06-26)环球热文:广西兴安县:开展“逢十”执法检查行动
- (2023-06-26)天天观点:如何填报志愿!哪些“双碳专业”值得关注?
- (2023-06-26)今日播报!奇妙夜登场、考古热升温,河南文博开启“沉浸式体验”
- (2023-06-26)身份证和档案年龄不一致,退休时按哪个计算?最新解答来了-观点
- (2023-06-26)人生本就是一场旅行,静享太行大峡谷这山清水秀带给你的美好!
- (2023-06-26)铁路端午小长假运输收官 累计发送旅客7037.9万人次
- (2023-06-26)天天即时看!书行者深藏之秘怎么解锁
- (2023-06-26)在服务器BMCWeb门户无法查看加密的SNMP共同体 世界新视野
- (2023-06-26)这位40岁的缉毒警,满头白发!
- (2023-06-26)工商银行卡号一共有多少位数字(一般工商银行卡号是多少位 有没有字母)-当前热文
- (2023-06-26)@高考生,请查收!多所驻青高校公布预估分数线、位次
- (2023-06-26)全球观热点:海关总署:我国毒情形势持续改善 2022年海关查获各类毒品5.3吨
- (2023-06-26)7月1日起,运行调整!涉及盐城→
- (2023-06-26)玩法“上新” “暑期档”旅游持续升温
- (2023-06-26)银行财眼|贷前调查不尽职等5项违规 黑龙江林口农商行被罚40万
- (2023-06-26)深圳海关:内地进口原产于香港商品货值由实施首年的8.6亿元增至2022年的77.9亿元,增长8.1倍
- (2023-06-26)北京亦庄信创产业集群2025年有望突破千亿 环球播报
- (2023-06-26)焦点讯息:大地熊成功收购ピーエム技研株式会社
- (2023-06-26)聚焦:西藏自治区攀岩自然岩壁公开赛完赛
- (2023-06-26)环球百事通!军事专家分析:普京将坏事变成好事,避过腹背受敌危机
- (2023-06-26)崇仁三山派出所组织开展校园突发事件处置演练-焦点播报
- (2023-06-26)赤犬做过哪些“坏事”?罗宾忍了,路飞忍了,藤虎忍不了 全球观热点
- (2023-06-26)建设银行兔年金条价格今天多少一克(2023年06月26日)
- (2023-06-26)电影《青蛙王国之奇幻女王历险》定档4月1日上映,邀你来一场“童心”之旅_环球通讯
- (2023-06-26)三星Galaxy Z Flip5真机曝光! 文件夹式外屏亮眼 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