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悠然阳城绿正浓

2016-04-27 15:47:37 来源:

评论

  ——阳城县林业生态建设助力“悠然阳城”旅游

  (李鹏辉)春满大地,绿染阳城。行进在阳城县乡村公路上,入目群山叠翠,两侧林木葱茏,随处可见黄黄的连翘花,紫色的紫薇花,粉红的杜鹃花,淡淡的山桃花,蝶舞蜂飞、花香及鼻;村庄、绿树、田舍环抱,白墙红瓦、桃红柳绿、极富浓情。时有三三两两的骑行者、户外徒步的旅行者、驾车畅游的小康之家往来穿行,游山玩水、休闲野趣、食宿农家,领略盎然春色,畅享游玩乐趣。随着该县“田园城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悠然阳城”旅游已初现成效。

  为打造绿色生态县城,助力全县旅游发展,近年来,阳城县立足林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富民强县工作目标,紧紧围绕“田园城市、美丽乡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持续推进“山上治本、身边增绿、产业富民”工程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等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狠抓造林增绿、绿色增收、森林资源保护三项核心工作,着力构建生态美、百姓富、环境优、实力强的幸福美好新阳城,全县绿化质量明显提高,生态成效日渐显现,城乡人居环境有了新的改善和提升,为“悠然阳城”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该县成功入选“国家园林县城”,荣获“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最美生态观光旅游名县”称号。

  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国省造林工程和通道绿化建设为平台,着力抓好一线、三圈、三河、三园、四路造林增绿工程。

  “一线”即:致力采摘观光、生态农庄、大地景观营造,在磨董乡村旅游公路沿线开展观光林业建设。以村庄绿化、种苗基地林苗一体化建设、体验景观林营造为内容,立体式、宽幅度提升乡村旅游公路绿化进水平。同时,以大地增绿、林地添色为内容,由煤矿企业对两侧重点区域可视荒山进行生态修复,全程绿化79公里,荒山绿化2000余亩,倾力打造“磨董百里画廊”,为乡村旅游增添美丽景观。

  “三圈”即:推进“身边增绿”,在“城市绿道休憩生态圈、工业经济生态圈、田园经济生态圈”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生态网建设。按照“构建城田相融、人城相宜、山水相映、田园牧歌、留得住乡愁”的田园城市和美丽乡村生态景观构架,围绕“三圈”,持续实施连接县城六大山地公园的绿道建设,美韵公园至霍山田园城市道路两侧的生态农业采摘园建设和演礼工业园区中央大道、快速通道高标准绿化。目前,绿道建设已完成美韵公园至骏马岭公园10公里绿道全方位建设,骏马岭至虎头山、美韵至凤西公园绿道连接线路基工程建设15公里,建成生态小游园3座,景观节点6处,休闲驿站2处;农业采摘园已栽植山楂、红枣等经济树种栽植15000余株,中央大道、快速通道高标准绿化7公里,山水相宜的生态园林、田园城市景观魅力已初步显现。

  “三河”即:结合水源治理,在沁河、获泽河、芦苇河流域实施生态公益林工程建设。持续进行植被恢复、封山育林、重点生态区域造林,见缝补缺,完善提高,建设林韵、山秀、水趣的郊野靓丽景观,进一步装扮河流生态,着力构建绿色环村绕河、山水相衬相融的生态阳城。

  “三园”即:在安阳、北留、演礼打造绿色工业园区。按照现代生态园区化建设标准,打造特色、规范、干净、靓丽的生态工业园。做足、做精园区周边及通道景观林带,扮靓、扮美园区生产工作环境。

  “四路”即:在阳翼、阳济、阳云、阳杨公路沿线两侧,以“山上治本”、旅游廊带建设为抓手,立足山增色、路添景、田增效建设思路,组织实施国省生态建设工程促进山上治本,组织实施干果经济林建设促进田园增效,把阳翼、阳济、阳云、阳杨“四路”打造成了展示幸福阳城的形象路、富民强县的产业路、提神养眼的景观路,为县域旅游经济、“悠然阳城”做好了生态铺垫。

  二、着眼转型升级、富民增收思路,以稳规模、提质量、增效益为建设目标,统筹实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综合管理工程和特色经济林建设。

  为切实将林业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富民增收的一项特色产业,该县统筹实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综合管理工程,以整形修剪、中耕施肥、丰产管理、加强干果经济林管护队伍为主要内容,将町店镇凌家沟、柴凹,润城镇何庄,凤城镇蒿峪,固隆乡西庄等村列为核桃示范林建设样板,逐年对全县近4万亩低产干果经济林进行科学改造,目前,已完成核桃林提质增效8000亩,使该县干果经济林在质量和效益得到快速提升。

  与此同时,立足市场、挖掘特色、培养优势、普及推广,规模建设特色经济林。在磨董乡村公路和田园城市道路沿线,建设1000亩以油用牡丹、山楂、皂角、双季槐等为主栽品种的特色经济林基地和以黑椋子、柿树、栎类、楸树、元宝枫、栾树等乡土园林树种为主的林苗一体化种苗基地试点,促进项目扶贫、产业增收、提高生态旅游和特色旅游景观档次。已完成董封、横河、驾岭、河北、蟒河等山区乡村特色经济林800亩。

  三、突出生态保护、永续利用核心,以构建森林“三防”体系为、确保生态安全红线抓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巩固生态绿化造林成果。

  栽树容易栽活难,森林资源保护需要下大功夫。为了切实保护森林资源,确保森林资源安全,阳城县以构建森林“三防”体系为抓实,不断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一是构建森林防火责任体系,保证森林资源安全。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责任机制,着力狠抓森林防火责任状的签订和落实,实行县包乡、乡包村、村干部包人包山头等方式,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工作。同时,强化多种形式防火宣传,开通防火短信提醒平台,倡导献鲜花、植纪念树等文明祭祖,开展爱护“绿色家园”活动,关键路口增设防火检查站,扑火专业队伍24小时待命,定期开展“清坟头、清林边、清地边、清路边、清隔离带”“五清”活动,严控野外火源,有效遏制了森林火灾发生,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二是构建病虫害预防体系,将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将乡镇林业有害生物考核目标责任制纳入了政府考核范畴,编制《阳城县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明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责任、体系和科学措施,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疫情普查68万亩,防治柳毒蛾、松材线虫等病虫危害林地18235亩,有效防范了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在我县的滋生蔓延。三是构建防毁防盗管护体系,有效防止毁林行为。将未成林地管护、中幼林抚育、封山护林、森林限额采伐、依法治林等管护方式有机结合,落实人员巡护、林缘拉网、设立封禁标志,加大乡土阔叶乔木树补植补造力度,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和管护队伍建设,严格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未成林地管护补助兑现,稳步推进森林管护工作。同时,认真执行“十三五”采伐限额,规范征占用林地、林木采伐、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依法依规严厉打击盗砍滥伐、违法占用、损毁林地行为,巩固了生态绿化造林成果,确保生态安全红线,有效释放了生态绩效。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