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拓展就业新前景
2023-08-18 19:25:15 来源:经济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关于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产业的讨论不绝于耳,相关产业人才培养问题也引起关注。面对快速变化的就业前景,开展技能再培训的迫切性显著增强,政府与企业应共同承担责任,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人才向未来就业转型。
世界经济论坛日前发布的《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显示,推动技术应用和发展数字化将引发劳动力市场剧烈波动,未来5年内预计有近四分之一的工作(23%)将发生变化,每10个劳动者中就有6个在2027年之前需要重新培训。劳动力技能的缺乏成为企业未来转型面临的重大挑战。
数字化转型、应对气候危机的脱碳进程,以及其他地缘政治和社会变革正不断重塑劳动力市场。在“培育新技能,适应快速发展产业的需求”分论坛上,空客中国首席执行官徐岗表示,公司现在紧缺的人才主要有三类,一是在脱碳领域有专长,二是熟悉数字业务,三是了解出口管制相关规则。斯洛文尼亚数字化转型部长埃米利娅·斯托伊梅诺娃·杜赫也坦言,该国对于网络工程师的需求缺口非常大,而且国内大部分岗位的从业者,如医生、记者、教师等,都需要进行数字化技能方面的培训,人才培养是斯洛文尼亚数字化转型举措的重中之重。
除了“硬技能”,提升人才的“软技能”同样重要。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终身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跨学科技能依然重要,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人在推理、沟通和协调等方面的优势更加凸显。而从个人成长角度看,在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情绪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和韧性是一个优秀人才必备的素质。
总体来看,培养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本,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合作。大学等教育机构应建立和完善相关课程,为学生面对未来的竞争打下基础;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政府需要设计框架和路线图,为人才明确成长路径;每个劳动者自身也应保持终身学习能力,与时俱进更新知识体系,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关键词:
[责任编辑:xwzkw]
相关阅读
- (2023-08-18)新业态拓展就业新前景
- (2023-08-18)储能电池跌破成本线,行业大逃杀开启!|焦点分析
- (2023-08-18)预定利率全面“降档” 三大类保险产品“接棒”
- (2023-08-18)国泰君安: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展加速 国产核心零部件厂商有望受益
- (2023-08-18)8月18日生意社硫酸基准价为226.00元/吨
- (2023-08-18)国家能源局:1-7月风电新增26.31GW,太阳能新增97.16GW
- (2023-08-18)移植《大镖客》主机端对比:稳定30帧、PS5略显优势
- (2023-08-18)广东未来三天雷雨频繁 等局地今有暴雨或大暴雨
- (2023-08-18)保靖县开展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一规定”执法检查
- (2023-08-18)日韩股市低开
- (2023-08-18)陇东学院组织召开党委会议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 (2023-08-18)认清毕业实习证明造假的多重危害
- (2023-08-18)陕天然气:8月14日获融资买入351.37万元,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6.83%
- (2023-08-18)中国贫血日|减肥不当很可能导致贫血!简单两招教你判断自己是否贫血
- (2023-08-18)烘托手法的诗句(烘托手法)
- (2023-08-18)Meta 旗下 Threads 日活用户数快速滑坡:一个月打二折
- (2023-08-18)邓志坚:美国7月CPI数据低于预期 为何美股却上行乏力?
- (2023-08-18)七夕节送啥最合适?这款精致小折叠为浪漫加码,高级又走心
- (2023-08-18)机构预估今年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6%至11.5亿部,创十年新低
- (2023-08-18)海纳百川广揽才 宜兴海归人才赛在广州拉开帷幕
- (2023-08-18)信音电子:连续3日融资净买入累计838.06万元(08-17)
- (2023-08-18)楚天科技:融资净买入410.3万元,融资余额1.36亿元(08-17)
- (2023-08-18)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参展机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219家国内外金融机构参展、国际化率47%
- (2023-08-18)保姆偷走雇主163瓶茅台酒,价值93万!
- (2023-08-18)建发股份:8月17日融资买入620.17万元,融资融券余额4.84亿元
- (2023-08-18)今日南下资金净流入79.92亿港元,今日南向资金流向一览(2023/8/15)
- (2023-08-18)女孩发生婚前性行为的秘密
- (2023-08-18)金地天元汇
- (2023-08-18)常州新北区九价hpv疫苗预约材料+户籍要求汇总
- (2023-08-18)稳固支持实体经济 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