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可转债发行募资超千亿元
2023-08-04 13:40:33 来源:深圳商报
(资料图)
今年以来,可转债发行依然维持较高规模。根据统计,按发行日统计,今年前7个月共有85只可转债发行,募资规模合计为1016.22亿元。今年可转债走势较强,中证转债指数年内上涨近5%。可转债新规实施至今已满一年,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此前小盘转债被恶炒的现象不再频出。
按月度发行来看,今年可转债发行高峰在7月,共有30家公司发行可转债,募资规模305.81亿元,为年内单月最高值;此外,2月、3月、4月的发行规模也均超100亿元,分别为122.65亿元、259.28亿元、222.48亿元。
可转债新规已实施一周年。2022年8月1日,可转债交易新规正式施行。根据交易新规,可转债上市首日实行+57.3%和-43.3%的涨跌幅限制,上市次日起实行±20%的涨跌幅限制。如今一年过去,可转债市场总体运行平稳。
据统计,2020年和2021年,可转债上市首日平均涨幅分别为19.1%和19.3%,2022年初至2022年7月,首日平均涨幅为32.5%。如今新规实施一年后,可转债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28.5%,总体看涨幅低于2022年但高于2020年和2021年。
由于上市次日起有20%的涨跌幅限制,此前屡见不鲜的“妖债”炒作明显降温。曾经被疯狂爆炒的可转债市场,开始逐渐回归理性。
估值方面,截至7月底,全市场可转债的平均价格为133.98元,可转债的平均转股溢价率超过45%。其中,共有49只可转债转股溢价率超过了100%。
今年可转债二级市场整体表现较佳,中证转债指数年内上涨近5%。可转债的优异表现也受到了机构的青睐。基金二季报数据显示,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可转债市值为3171.7亿元,创出新高,较一季度末增加207.78亿元,环比增长7%,占净值比为1.16%。
对于可转债,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称,“上周转债市场跟随股票市场反弹明显,切勿因为估值处于偏高位置而低估了转债市场潜在的机会。后续部分近期表现较好的低价个券大概率走向分化,为了更好地把握正股驱动行情,此时向高弹性标的倾斜配置为佳。”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关键词:
[责任编辑:xwzkw]
相关阅读
- (2023-08-04)年内可转债发行募资超千亿元
- (2023-08-04)一蔚来汽车撞上路柱后解体燃烧?警方最新通报
- (2023-08-04)chkdsk工具怎么运行_chkdsk工具怎么运行修复
- (2023-08-04)国家药监局点名通报!不合格!
- (2023-08-04)深圳首宗“竞现房”居住用地34.06亿元成交
- (2023-08-04)扬尘大到连路都看不清!浦东这条路上渣土车扎堆,防尘措施为何没到位?
- (2023-08-04)罗马诺:尤文希望弗拉霍维奇换卢卡库+4000万欧,波帅意见至关重要
- (2023-08-04)富时A50期指连续夜盘收跌0.09%,报13082.000点。
- (2023-08-04)88期大乐透晒票:奋斗的年纪再努力一把,愿我们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 (2023-08-04)芯原股份Q2净利同比增7倍 在手订单充足 半年报多次提及AI
- (2023-08-04)从游戏盛会到科技盛宴,ChinaJoy拓展数字娱乐体验边界
- (2023-08-04)牢记为民情怀 化解信访积案
- (2023-08-04)锂电携手光伏,宁德时代、通威集团双双跻身世界五百强
- (2023-08-04)京东永辉否认收购“绯闻”,但各自仍需面临创新零售烦恼
- (2023-08-04)挂一次号,MDT给你“一站式”精准诊疗
- (2023-08-04)对个人养老金发展要有理性认识
- (2023-08-04)成都拉动体育消费靠什么
- (2023-08-04)暑运过半 银川火车站出行客流持续高位运行
- (2023-08-04)上海集体土地拆迁安置人口怎么认定
- (2023-08-04)海航集团破产重整纷争仍存,易航科技被判四亿赔偿引争议
- (2023-08-04)村民自治法全文2019 村民自治法
- (2023-08-04)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郭家山隧道顺利贯通
- (2023-08-04)A股震荡下跌 北向资金净卖出50亿元
- (2023-08-04)犀牛看市0802:沪指低开低走跌0.89% 北向资金净卖出超50亿
- (2023-08-04)收入腰斩已至,辉瑞的未来何时到来?
- (2023-08-04)x光辐射对人体的危害(x光)
- (2023-08-04)上海物贸: 公司目前合作的新能源车企以上汽集团旗下品牌为主
- (2023-08-04)梦幻西游手游大唐怎么加点(大唐怎么加点)
- (2023-08-04)恒瑞医药: 近期网络传言不属实,经核实,公司及下属分子公司、及所有派驻机构没有该情形
- (2023-08-04)粤剧南派“高台照镜”重现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