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女生陪爷爷回新疆“故地重游”,用小小油莎豆,“点”出当地农民致富路

2025-10-25 13:27:47 来源:紫牛新闻


(资料图片)

“还真是想不到,这么一颗小小的油莎豆,能让咱们找到赚钱的新路子!”10月的新疆和田皮山县,站在田间的农民老张认真挑拣着油莎豆,喜笑颜开。10月25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小小油莎豆助力当地农民致富的故事。

3年前,对油莎豆这一农作物还没什么认知的老张,还在为每年的生计发愁。机缘巧合下,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的大一学生沈清然陪着曾在新疆工作的爷爷回到新疆故地重游,了解到当地农户的想法后,与农科所退休的爷爷一起分析当地情况,发现油莎豆是个不错的经济农作物,当即主动联系村里,面向农户们进行宣传。

“这东西能卖出好价钱吗?”当时的老张因为对油莎豆这一作物了解不深,连连摇头。沈清然回忆,“其实当时和张伯想法一样的农户特别多,我们在宣传种植油莎豆时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她主动联系所在的学校老师咨询,老师提供了专业支持,并表示可以帮忙联系相关厂家完善供应链,帮助农户们产出的油莎豆能有销路。

销路问题解决,农户们对沈清然这个大学生的看法逐渐转变。回想起第一茬的油莎豆种植,沈清然直言“太难了”。新疆地理情况特殊,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少,还有很多盐碱地,这些客观原因无疑对种植产生挑战,“虽然油莎豆耐旱,也能在盐碱地生长,但终究是比在肥沃土地上成长的产量低。”

了解到这些情况,扬工院商学院的老师顾一凡主动联系扬州大学农学院的博士同学,多次前往新疆实地考察,并带回油莎豆种,利用非转基因技术进行更新迭代,以更加适应新疆自然情况。经过多次测试和实验,沈清然和团队成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最新一代油莎豆产量不断攀升,出油率更高达普通大豆的3倍。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开始,沈清然和他的团队成员深入农户家中,从育种到施肥、从修苗到收割,为农户们提供“全过程全链路”技术支持,“相信通过咱们团队的努力,当地农户们的‘钱袋子’都能鼓起来。”

扎根土地

据悉,截至目前,沈清然和团队成员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在油莎豆这一作物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更在今年7月闭幕的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凭借《油莎先锋——高产油料作物推广助力边际土地增收致富》项目荣获一等奖。“一路走来,真心不易,但每个难题都让我们更加强大。”领奖现场,沈清然感慨颇深,“看到爷爷年轻时奋斗过的土地结出累累硕果,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

“我们一直重视学生们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努力引导他们将自身专业与社会实践有机融合。”该校商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沈清然和团队的成绩,也为我们专业和实践育人提供了新思路,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学生将课堂延伸到社区、工厂和农田。”通讯员 余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关键词: 最新资讯

[责任编辑:xwzkw]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