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婴”驾到 全球进入“烧烤模式”-全球新视野
2023-06-28 21:43:50 来源:齐鲁晚报
“圣婴”驾到 全球进入“烧烤模式”
(资料图片)
未来五年全球气温将创新纪录,会打开“潘多拉魔盒”吗
记者 于梅君
厄尔尼诺来了 明年或史上最热
进入6月以来,我国北方多地气温突破40℃,让许多人“热到怀疑人生”。6月15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中暑气象预报,较常年平均首发日期提早13天。
事实上,被“炙烤”的不是只有我国,而是全球。
更坏的消息是,从气象意义来说,2023年并不是一个“好年”。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经初步研判,2023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将呈现多发、强发态势。
加剧2023年极端天气发生的,还有一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厄尔尼诺”卷土重来。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意为“圣婴”。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介绍,自2020年开始,全球经历了持续3年的“三重”拉尼娜事件。到今年3月,本轮拉尼娜正式结束,厄尔尼诺开始登场。二者循环周期一般为2年至7年,平均周期为4年。厄尔尼诺通常在夏季开始,让全球趋于更暖。
据国家气候中心观测,厄尔尼诺将在今年7月、8月大概率发生,带来比过去30年平均温度高0.5摄氏度到1摄氏度的夏季高温。接下来的秋天,厄尔尼诺持续增强,一直到冬天达到顶峰。今年冬季,预计“比过去30年(冬季)平均温度高1.5摄氏度。”
另据世界气象组织4月发布的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预测意见,今年5月至7月出现厄尔尼诺的概率为60%。据赤道太平洋海域附近检测到的变暖的水,未来很可能出现强大的厄尔尼诺现象,“届时,海洋就像被打开了瓶盖,所有储存在海洋表面以下的热量都将跑出来。”
此次厄尔尼诺发展比较快,比预计时间提前一到两个月。从今年5月份算起,至少会持续8—10个月。
不过,比起单纯的气温变化,海洋专家表示,受厄尔尼诺影响,更需警惕的是极端天气发生。近百年来,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大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出现的次年。
“厄尔尼诺正在推高全球变暖幅度,很可能带来全球变暖新高峰。”周兵认为,如果此次发展为强厄尔尼诺,2024年可能将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未来会越来越热吗?5月17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在温室气体和厄尔尼诺的共同推动下,几乎可以肯定,2023年至2027年,将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
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850年至1900年的平均气温高出约1.15℃。预计2023年至2027年,全球年平均温度,将比1850年至1900年的平均温度高1.1℃至1.8℃。
若持续变暖,半数以上冰川或消失
本轮厄尔尼诺事件,或将加剧全球升温步伐。据世界气象组织报告,北极变暖程度将过高。预计未来五年,北极温度异常,将是全球平均异常的三倍以上。
由于气候持续变暖,全球冰川正以惊人的速度融化。一项发表在《科学》上的最新研究显示,全球一半以上的冰川,预计会在本世纪末完全消融。
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巴黎协定》,其中的理想目标,是将21世纪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之内。
2021年10月26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报告称,有些国家并未采取积极行动兑现减排承诺,因此无法实现全球升温1.5℃的目标,照此发展下去,全球气温会至少上升2.7摄氏度。
消失近一半的冰川,是按照全球气温上升1.5℃计算的。如果按上升2.7℃来计算,到本世纪末,全球约68%的冰川将消失殆尽。如果按上升4℃的相对极端条件计算,那么到2100年,全球约83%的冰川将不复存在。
作为主宰北极圈食物链的“白色君王”,北极熊的生存,也将受到北极气候变化和海冰融化的影响。发表于《自然气候变迁》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北极熊恐怕会在80年内面临灭绝危机。
随着北冰洋无冰区域越来越大,无冰时间越来越长,北极熊生存堪忧。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统计,2015年全球北极熊数量约为26000头;2018年约为23000头;2019年则下降至2万头左右,呈逐年下降趋势。
此外,冰川消融的另一个后果,是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科学家推算,全球升温1.5℃、2.7℃和4℃的情况下,海平面升高幅度将分别达到9厘米、11.5厘米和15厘米。
无论是哪种情况,欧洲的阿尔卑斯山、高加索山脉和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上的冰川,都会在本世纪末接近“完全消失”。冰川的消融或影响淡水资源的供应,可能波及全球20亿人口。
除了北极,南极也难逃升温厄运。近几个月来,人们越来越担心南极海冰减少,因为今年2月,南极海冰面积仅为179万平方公里,创下历史上海冰面积最小纪录。此外,南极西格尼岛上的多种植物已开花,植被变化会改变土壤酸碱度,从而加剧碳排放和永久冻土的破坏。
极端高温“超长待机”,还会影响农业生产、引发野火,造成电力短缺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全球六分之一物种面临濒危风险
当谈论气候变化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或许对一些人来说,它只是一个遥远话题,与自己的生活“八竿子打不着”。但对于生态脆弱地区的各种生命而言,气候变化真的意味着家园的消亡。
2019年,澳大利亚正式把生活在大堡礁的珊瑚裸尾鼠,从濒临灭绝的物种名录,转移到“灭绝”类别。
这是有记录以来,首个因全球变暖而灭绝的哺乳动物。科学家认为,未来几个世纪,可能有三百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会因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遭此厄运。
科学家指出,裸尾鼠的灭绝,只是气候变化导致动物灭绝的冰山一角。发表在《科学》的一份报告指出,物种灭绝风险,随着地球温度升高而增加,而且灭绝风险呈加速趋势。全球六分之一的物种面临因气候变化引起的濒危灭绝。
联合国正呼吁各国共同努力,力争在本世纪末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按照康涅狄格大学的估算,即便将升温幅度控制在这一范围内,届时全球物种的灭绝风险也会从目前的2.8%增加至5.2%。
科研人员指出,如果地球升温幅度从2℃提高到3℃,物种灭绝风险就会增至8.5%。假如各国不采取措施,全球变暖保持目前趋势,那么到2100年地球升温幅度将达4.3℃,约1/6的物种将面临灭绝风险。
部分热带和南极海域是潜在的物种灭绝高风险区。在海洋动物当中,鲸鱼、海豚、海豹等哺乳动物面临的灭绝风险最大。
一项研究指出,来自亚洲、欧洲、北美和南美以及其他地方的716种动植物中,已经有近半物种,在其传统活动范围内发生了局部灭绝,原因很简单,天气对它们来说太热了。
其中,淡水生态系统受到了更大影响,在被观测的31种淡水物种中,与气候相关的局部灭绝概率明显更高,达到了74%。
愈加频繁出现的反常天气及消失的物种不断提醒我们,气候变化真的不是在谈论“别人的事”,全球共此冷暖,人类难以独善其身。(齐鲁晚报)
关键词:
[责任编辑:xwzkw]
相关阅读
- (2023-06-28)“圣婴”驾到 全球进入“烧烤模式”-全球新视野
- (2023-06-28)产妇可以吃什么蔬菜? 世界简讯
- (2023-06-28)寇健:预测油价的利器 全球快看
- (2023-06-28)端午档9亿票房列影史第二 光峰科技影院业务持续向好
- (2023-06-28)【天天热闻】日本手机竞争力低迷 背后隐藏着哪些故事
- (2023-06-28)环球关注:周杰伦的音乐风格有哪些_反周杰伦的吧都有哪些
- (2023-06-28)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代表工作委员会 视点
- (2023-06-28)观天下!呵呵!温网解禁并非无条件!苛刻标准直接堵死俄罗斯球员活路!
- (2023-06-28)点线面构成|天天讯息
- (2023-06-28)酱油富豪伍超群的豪赌:质押股票低价定增,千禾味业大举扩产|世界视讯
- (2023-06-28)【世界热闻】ChatGPT概念板块跌2.94% 金财互联涨6.93%居首
- (2023-06-28)《Nothing Phone 2》发布日期
- (2023-06-28)中船汉光06月28日主力大幅流出|播报
- (2023-06-28)强对流天气下 遇到跨步电压怎么办?
- (2023-06-28)热点!蔚来手机前置可调光圈专利公布,将在今年三季度发布
- (2023-06-28)天天观点:“殡葬专业就业率百分百”,小众冷门专业到底香不香?
- (2023-06-28)新华社权威快报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表决通过-实时
- (2023-06-28)今头条!贵州打造金融反诈宣传尖兵涉诈银行账户数量持续下降
- (2023-06-28)蔷薇绅士杰斯值得买吗 蔷薇绅士杰斯怎么样_世界快资讯
- (2023-06-28)千年古运河焕新颜 湖南常德穿紫河“灵动”一座城 焦点快报
- (2023-06-28)天天快资讯:乔丹白紫脚趾 Air Jordan 1 High OG Court Purple 高帮篮球鞋
- (2023-06-28)长安期货6月28日原油日报:库存下降提振效果有限,加息预期高涨油价再承压力
- (2023-06-28)周鸿祎:大模型市场太大,不用非把竞品干掉
- (2023-06-28)职工医保断交之前的就白交了吗 之前的作废了吗 世界快播
- (2023-06-28)世界要闻:总结促提升 扬帆同前行——淅川县学前教育第二集团召开期末工作总结会
- (2023-06-28)当前视讯!鹰之航IPO:立足航空产业发展 硬核研发实力驱动核心价值持续提升
- (2023-06-28)热门:科学家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人造心脏 已经跳动100天
- (2023-06-28)苹果“我的照片流”功能即将关闭:上传照片会消失_世界今头条
- (2023-06-28)环球微动态丨北京慕田峪长城直通车有哪些(发车地点+时间)
- (2023-06-28)燃气调压阀工作原理视频_燃气调压器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