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世界今亮点!15个省会级城市气温创今年新高;“鸟中大熊猫”黑鹳组团现身内蒙古丨科技早新闻

2023-04-18 10:19:37 来源:科技日报

Cover Story 今日封面16日,北京颐和园仁寿殿旁的牡丹花盛开,娇艳万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S&T News 早新闻来了

16日下午,南北方共15个省会级城市最高气温创下今年来新高,多地今年首次冲上30℃。17至18日,最高气温30℃的范围将向北扩张至淮河流域一带。不过,未来还将有一股实力强劲的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将气温打入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的水平。(来源:@中国天气)

近日,40余只被称作“鸟中大熊猫”的黑鹳现身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居延海湿地。黑鹳是世界濒危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013年在额济纳旗首次观测到黑鹳的活动踪迹,此次成群现身居延海湿地实属罕见。(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资料图)

中新视频截图

当地时间16日,欧洲最大核电机组芬兰奥尔基卢奥托岛核电站3号反应堆正式投入日常运营。这座核反应堆是芬兰40多年来首次运营的新核电机组,也是欧洲16年来投入运营的首个核电机组。(来源:央视新闻)

一个国际团队发现了一种新形式的塑料污染——塑料垃圾薄膜与岩石发生化学结合。这一发现使科学家越发认识到塑料已经成为地球地质的一部分。该研究近日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上。(来源:中国科学报)

16日9时36分,我国首颗降水测量专用卫星成功发射。该卫星首次采用双频主动降水测量雷达与被动微波、光学遥感相结合的综合探测,将实现降水测量从“被动看”到“主动探”的跨越,整体功能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来源:科技日报)

汪江波 摄

16日,中国石油对外发布消息,用现有天然气管道长距离输送氢气的技术获得了突破。这为我国今后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远距离氢能运输提供技术支撑。(来源:央视新闻)

记者16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15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四次出舱活动。至此,该乘组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来源:科技日报)

图源:中国载人航天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16日发布消息,经中国最大陆路边境口岸满洲里进出境的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0000列、发送货物186万标箱,为确保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做出积极贡献。(来源:中国新闻网)

16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的高产、高油、多抗、短生育期油菜新品种“中油早1号”经过现场测产,油菜籽亩产达175.7公斤,含油量达44.16%,创造了三熟制模式下短生育期油菜高产纪录。(来源:科技日报)

当地时间14日深夜至15日凌晨,美国阿拉斯加州上空出现“神秘螺旋光”,许多阿拉斯加人也目睹了这个奇怪的螺旋光在该州上空移动。不过,有专家表示,这个螺旋光可能与火箭发射时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有关。(来源:环球网)

美国《安克雷奇每日新闻报》援引摄影师萨拉特于15日凌晨拍摄的照片

The Kiosk 高冷知识铺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袁之良团队首创量子密钥分发开放式新架构,采用光频梳技术,成功实现615公里光纤量子通信。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量子通信与传统通信的区别是什么?我们距离量子通信实用化还有多远?请专家科普一下↓↓

编辑:王璠(实习)

审核:岳靓

终审:王郁

关键词:

[责任编辑:xwzkw]

相关阅读